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華山環境學習中心校外教學推廣計畫


教育部補助辦理華山環境教育推廣活動-環境學習中心關愛無限計畫

教育部推行環境學習中心校外教學推廣計畫,期能結合公部門與民間資源,鼓勵師生至「環境學習中心」進行校外教學,除協助學校改善校外教學現況,增加學生知識領域與學習經驗,亦能提昇環境教育品質,朝更精緻與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提昇師生對環境的態度與責任,培養關懷環境的現代公民。
本計畫教育部補助學校車資費用(每車5,000元),申請補助、報名方式及推廣範圍視各環境學習中心規定之,詳細活動內容、活動參加辦法等相關事項請逕洽各中心聯絡人,另特殊需求者請於事前詳細溝通。
本華山環境學習中心依現有規劃完整的登山步道、整治有成的土石流教學園區、天然易親近的溪流環境、成熟的咖啡產業、野外的動植物生態,規劃一系列戶外學習課程,驗證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排入1-2項與當地產業相關的體驗活動,活化戶外教學內涵。
一、活動時間:6-10月,每月份最多4梯,共15梯次。
二、課程安排:以互動式教學模式介紹華山人文產業及自然生態,增進學生野外觀察與體驗生活的學習智能,強化對於環境倫理的認知與尊重生命的意義。
1.遊客中心觀賞「華山之美」影片-20分鐘(必排)
2.導覽文學步道、咖啡步道、土石流教學園區-2小時(必排)
3.煮咖啡體驗-1.5小時(五年級以上)
4.咖啡烘焙介紹-1小時(五年級以上)
5.溯溪學習課程-3小時(三年級以上)
6.藍染或咖啡染體驗-1小時(三年級以上)
7.夜間賞蛙、賞螢生態學習-1.5小時(三年級以上)
8.攀登大尖山-5小時(五年級以上)
9.植物素材巧手黏-1小時(不拘年級)
三、行程安排:由校方自行搭配課程或配合本中心套裝行程。
套裝行程一:(一日遊)09:00-16:00
1.遊客中心觀賞「華山之美」影片-20分鐘
2.導覽文學步道、咖啡步道、土石流教學園區-2小時
3.午餐(便當)-1小時
4.溯溪學習課程-3小時
5.學習心得與分享-30分鐘
套裝行程二:(二日遊)09:00-翌日16:00
第一天
1.遊客中心觀賞「華山之美」影片-20分鐘
2.導覽文學步道、咖啡步道、土石流教學園區-2小時
3.午餐-1.5小時
4.溯溪學習課程-3小時
5.學習心得與分享-30分鐘
6.自由活動-30分鐘
7.晚餐-1小時
8.夜間賞蛙、賞螢(4-6月)生態學習-1.5小時
第二天
9.早餐-40分鐘
10.攀登大尖山-5小時(含午餐)
11.咖啡烘焙介紹-1小時
12.煮咖啡體驗-1.5小時
13.學習心得與分享-30分鐘
四、負擔費用:不含遊覽車資(教育部補助5000元,學校申請交通費補助領據時需註明本計畫車資為教育部補助計畫),一日遊:350元/人,二日遊:1100元/人(以35人為例)。
五、報名方式:請以電話05-5900058或電傳05-5900059預約活動月份及日期。每月受理梯次額滿,請改排下一月份。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愛溪 護溪 還給溪流自然的樣貌




水是維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三大要素之一(三大要素其二為陽光及空氣),乾淨的水更是生命得以永續存活的要件。生活在溪河裏的生物,依其生物特性,適應的水域環境各不相同,上中下游的河段因此存活不同的生物物種。台灣地勢山高水急,上游溪流水量小、水溫低、水中溶氧量高、水質清澈,是櫻花鉤吻鮭、山椒魚等生物活動的水域。中游河段河寬變廣、水流量大、深潭多,常見粗首鱲、馬口魚、台灣鏟頜魚及河烏、小剪尾、鉛色水鶇等溪流鳥類棲息。下游河面更加寬廣、水流趨緩、泥沙量大,加上畜牧業及工廠排放廢污水,造成優養化、重金屬及化學污染嚴重,河水污濁髒臭。適合生存的生物極少,只有外來種的吳郭魚、琵琶鼠可以存活其中。
華山地區內有兩條溪流-華山溪及嵙角溪,分別發源自海拔1300公尺及1278公尺的大尖山、二尖山,是屬於雲林縣北港溪的上游支流。921地震及桃芝、納莉風災造成本區嚴重土石流災情,改變原來溪流的流向,崩塌沖刷結果造成溪中巨大石塊堆積,原本自然的植被遭沖刷,河床嚴重破壞,整個溪流遭受巨大的災變,生態完全改觀。經過10年的休養生息,華山溪人工整治成效顯著,多樣工程建設其中,溪流水泥化嚴重。反之嵙角溪雖也經過整治,但採生態工程工法,溪邊兩側護岸直接採用溪中的大石塊堆砌,河床不施水泥與鋼筋構造物,且因河床較窄、植被覆蓋度高,仍屬於比較自然的生態溪流。
歷經災變後,華山人思索產業轉型發展咖啡產業,透過公部門的大力協助,近幾年來餐廳、民宿業大量成長,廚房後端的廢污水排放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溪流中,造成溪中有機物大量沉積,水質優養化、藻類滋生。夏季雨期溪流水量大時可將有機汙染物直接衝到下游,冬季枯水期就明顯可見水潭中藻類滋生發臭。加上老一輩居民習慣將家中垃圾、廢棄物丟棄溪中,造成廢棄物污染水質,這是目前本社區內溪流水域環境所面臨的問題。
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為推展華山成為環保社區,推動溪流生態旅遊,將透過98年富麗新農村建設研提計畫,申請補助經費,協助店家裝置簡易污水處理設施,截留油脂及澱粉殘渣,使用生物菌加速其自然分解及消化,有效減少有機營養物流入溪流,污染河川。現已招募一批溪流保育巡守志工,安排進修一系列關於溪流生態及水質檢測的課程,實際操作進行溪流踏查及檢測。4月18日配合世界地球日的來臨,將舉辦華山河川巡守志工隊成立授旗儀式,並安排志工隊帶領參加民眾實地檢測水質及下到溪中踏查,體驗溪流自然生態之美。初步希望透過這兩方面的規劃,逐漸建設華山成為環保的生態社區。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經典農漁村有感




921是一個契機,顯然這並非是所有人願意接受的預期,但它絕對是讓活著的人思考如何走出陰霾的轉機。社區再造、農村轉型,扭轉一般人對政府長期忽視農業及放任老舊農村自我凋零的說法。埔里桃米生態村,每年有數萬人來此旅遊,收入上千萬,就是農村成功轉型最好的見證。
發展特色農村首要是住民的自覺與團結,加上政府部門經費的挹助,結合專家學者的建議與人才培訓。從挖掘社區耆老的生活智慧、傳統的農村生活點滴與產業上優先著手,再將環境特色融入其中。最好安排一、二項可以讓遊客親自動手做的遊程,豐富來訪遊客對社區的認識,獲得知識與感性上的收穫。想要進一步促使遊客在地消費,便要有些人經營民宿、一些人經營餐飲、一些人做產業,開發販賣特色產品,一部份人負責導覽解說,社區居民分工合作,組成團隊來共同經營。社區要有共識,組織環保隊或巡守隊,負責社區環境的維護與安全。最重要的是不要惡性競爭,最好有統一窗口,負責遊客接洽事宜。對環境的容忍度與承載量也一併考量,千萬不可躁進,一窩蜂的下場到最後一定得不償失。不但毀了環境、害了信譽,往後要重拾遊客的信任可能要花費數十倍原先的努力才能達成。寧願採總量管制方式,限量才會吸引人,不管是用在食物或旅遊地的行銷皆然。當然本身要有很好的資源,擁有吸引遊客進來的內涵才行。人情味是台灣吸引外國觀光客最大的賣點之一,經營農村旅遊者亦是。吸引舊客戶回流遠比重新開發新客戶容易許多。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一直是經營旅館民宿業者所應抱持的最基本態度。貼心的問候、送些小紀念品或免費提供廚房、客廳給遊客使用,或與遊客閒話家常,都是縮短與陌生遊客距離的不二法門。
週休二日大大改變台灣人的旅遊型態,民宿業的發展,特色農漁村的再造,對於遊遍台灣各風景區、國家公園或博物館的人,進入小而美的農村旅遊,慢步調的生活風格,慰藉了無數平日戰戰兢兢的工作者,更希望退休後能尋找或回歸到如此寧靜、平和、人情味濃的農村生活,造就特色農村、有機村、生態村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完全改變了傳統農村給人建築物頹圮、環境髒亂、人口老化的刻版印象。
以澀水皇茶聞名而入選2007年十大經典農漁村典範的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澀水社區為例,目前共有9家民宿都是合法經營,每家各有特色,有歐式建築樓房、小木屋、一般住家、農村平房及早期農舍等,讓遊客擁有多種的選擇。產業方面以日據時代引進栽種的阿薩姆紅茶經改良栽培成功的台灣紅玉最為出名,打響澀水名號。現今栽種至少5家,有採有機生產並開發紅茶附加產品及餐點的,都有不錯的口碑。用餐處僅有一家是比較不足的地方,特別是碰到假日,由於店家接受遊覽車團體訂位,來自日月潭、九族文化村的遊客塞暴了整個餐廳,用餐毫無品質可言,遊客無法以輕鬆的心情用餐,不能靜心欣賞古色古香的用餐環境是非常可惜的地方,亟待改善。澀水另兩樣特殊產業為澀水窯生產的陶器與竹炭一村生產的竹炭產品,透過主人家詳細的介紹講解,與現場實地觀摩,相信在此遊客可以獲得許多知識性的啟發。窯場並安排手拉胚的製作,遊客可在此體驗創作的樂趣。澀水規劃有三條生態步道,由一批訓練有素的解說員負責導覽與諮詢的服務。
華山先天的條件優於澀水許多-腹地大、公部門補助資源多、知名度大、遊客多等,在食宿、特色產業方面都不輸澀水,唯一比較不足的是生態的推廣與社區解說員的培力方面。華山有華山溪與嵙角溪兩條溪流、大尖山原始森林、還有許多條的產業步道,每日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運動爬山,但對於環境的認識與生態的知識可說完全缺乏。這一塊有待開發之地,社區發展協會近日將召集有志之士前來協力完成。先從生物資源普查、人力培訓,到遊程規劃,逐項漸進完成。以現有的自然資源,開發生態遊程,再號召全省各地中小學學生來此做戶外教學,學習生態知識、環境倫理、體驗咖啡產業等,補足華山地區生產、生態、生活三生環節中最不足的生態區塊。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從蛙類資源看華山教育農園的生態多樣性




整個華山地區海拔高度約在300到800公尺之間,區內有華山溪及嵙角溪流貫,加上夏、秋季常有午後雷陣雨,氣候潮濕涼爽,整體環境非常適合蛙類的生存繁衍。在華山共紀錄到有20種蛙,佔台灣原生蛙類(29種)的69%。華山環境組成主要為破壞後次生演替區、竹林區、作物區、聚落等。蛙類主要分布在溪流、山澗、人工容器、耕地內。雨季出現的蛙種有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中國樹蟾、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白頷樹蛙、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乾季則是拉都希氏赤蛙、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莫氏樹蛙。華山最容易觀察青蛙的地點在華山教育農園,農園步道短短200公尺的距離便可發現10種以上的蛙類。
華山教育農園海拔約700公尺,氣候屬典型西南部氣候類型,3-9月為雨季,12-1月為乾季,日夜溫差頗大。因接續嘉南平原起坡處,夏季午後常有雷陣雨,在雲林是一個屬於氣候多變的地區。在植被類型上,原本屬於樟科、殼斗科的植物世界,從日據時代開始大量砍伐樟木,也因此第一次造成原始林的破壞。民國50年代,國民政府大量栽種相思樹,也開啟經濟作物的種植;另外,民國70年代經濟起飛時,檳榔價格看俏,於是第三波的開發上演,檳榔正式成為華山地區的植被類型,也是目前整個地區充滿檳榔園的原因。
華山教育農園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造成目前植物相的原因。在農園中,大部分屬於檳榔園及人工作物,例如:些許咖啡樹、茶園等。若是以農園附近來說,農園後面是屬於原以相思樹為主而開始的次生演替植物相,在一些山頭也同樣有類似的林相,其他則是檳榔園。在此林相內,大樹缺乏,所以鴟鴞科鳥類較少,林相相對單調,其他中低海拔的鳥類不多,以畫眉科及鵯科為主,例如:繡眼畫眉、頭烏線、小彎嘴畫眉、白頭翁、紅嘴黑鵯等。相較林內或斗六山區,此地鳥類資源較為貧乏。
兩棲類方面,因為夏季常有午後雷陣雨發生,所以積水處常孕育一些蛙類,在園區附近共紀錄到15種蛙類,有:莫氏樹蛙、面天樹蛙、艾氏樹蛙、白頷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澤蛙、梭德氏赤蛙、黑眶蟾蜍、盤谷蟾蜍、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等。雨後常一次可以看到約十種蛙類,便利性相當高。
爬蟲類較少紀錄,可能觀察不易或缺少系統性觀察產生的結果。在蛇類方面有:雨傘節、龜殼花、赤尾飴、白梅花蛇、環紋赤蛇、紅斑蛇、青蛇、臭青公、大頭蛇等。在蜥蜴方面有:印度挺蜥、斯文豪氏攀蜥、鉛山壁虎和蝎虎等。龜鱉目的陸龜-食蛇龜亦曾目睹。
螃蟹方面以拉氏清溪蟹最為常見。鱗翅目昆蟲以鳳蝶科和斑蝶科較為常見,觀察地點以步道兩旁的蜜源植物區和蓮霧樹下顯為易見。此外獨角仙和鍬形蟲在夏季也是常見物種,皇蛾、長尾水青蛾亦是可見。螢火蟲發生時則以黑翅螢最多。
園區內多樣性的生物資源,必需借助專業人士進行長期的觀察與調查,才會有比較完整的紀錄。這工作實有賴華山社區有心人帶頭組成調查團隊,合力進行生態普查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