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咖啡是參與九二一重建時,從山上帶回來的種苗,回家先被父母親唸,那是耗時間又不會賺錢的作物,我就自己默默的拿到路線家裡的土地去種,鄰居老一輩的長者,就跟我說,年輕人什麼不去種,頭殼壞掉才去種咖啡,這是我對咖啡的第一印象。
後來隨著公所開始辦理台灣咖啡節,咖啡突然成為明星產業,整個山區都是人潮,出入不便,然後全台灣興起一堆咖啡熱,很多大師,達人都突然的如雨後春筍班的出現,甚至職訓局也在華山辦了很多次的職業訓練,現在也分散各地成為咖啡大師了。
我雖然早種咖啡,卻是一事無成的農夫,沒有成為達人還是大師,而且放任咖啡自由生產,反而產量稀少。咖啡相傳是一八八四年由英國還是荷蘭人引進少量種植於北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恆春設立一個熱帶植物研究所,開始引進咖啡試種,然後推廣出去成為經濟作物。後來嘉義分所成立,更是大量推廣,日本人還成立圖南株式會社,在古坑延伸到梅山中埔的山區種植了六千三百公頃的咖啡。
大正四年,台灣獻給天皇的就職典禮中各地的農產品中就有台灣咖啡。因為咖啡屬性半日照植物,日本人又引進許多油桐種植,因為桐油是很重要的戰爭物資。日本戰敗之後,離開台灣,台灣從農業社會轉換到工業社會,因為工資爆漲,咖啡出口沒有競爭力而沒落。而沒有被砍伐的油桐 這幾年確成為客家文化的桐花季,而咖啡也發展出咖啡節。
這幾年看到咖啡的興起與沒落,其實有許多的感觸,因為台灣人是沒有思考能力,只會複製再複製,另外的是因為突然的興起,讓很多人迷失方向,認為錢太好賺了,不求進步,但太多人的複製,就會分散客源,自己又不長進,讓很多店家沒有屬性自己的特色,造成經營困難。
這幾年公所也疾思改變,以台灣咖啡大學為標題,希望透過教育,讓更多人認識咖啡,認識這個產業。前幾年我一直想推的是台灣咖啡的知識跟交易資訊的平台,這幾年已經又慢慢的沒有人有興趣去推,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是希望要學習知識還是購買任何咖啡的資訊,來到這裡都可以得到答案,我也希望是讓消費者可以直接跟小農購買,讓這些咖啡小農能有自己很尊嚴的賣出自己認為合理的價格,這才是未來咖啡農能永續經營的方式。
其實任何農作都是有它價值的存在,也希望未來的農村再生的產業活化,能強化通路資訊與協助品牌的建立,而不是一味的辦嘉年華會,社區經過擾動之後,如果不會成長,只是作秀,那是對農民的傷害,過二三天就咖啡節了,我希望這產業的興盛,更希望可以永續,最重要的是真的能讓農民獲利,讓咖啡農有尊嚴的存在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