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節在熱鬧的氣氛下閉幕了,今年咖啡節,有縣政府的經費,有公所的經費,更有農村再生產業活化的經費,咖啡節辦了十二年,學到什麼?成長什麼?提升了什麼?
以今年來說,縣政府一百五十萬的經啡,因為是發包的案子,幾乎看不到什麼成果,只有接駁車,跟二個工讀生在會場,掛著服務團隊,卻什麼也不會的等待吃便當。而接駁車晚開早收,又讓遊客罵翻,早上九點半才從斗六開出,中途還要換車,根本都趕不上會場十點的活動,下午會場是五點結束,接駁車四點半就開走,讓遊客體驗一半就要離開,所以都是我們在現場當義工的人被遊客罵。
公所是最忙碌的一群,整個活動幾乎是公所在做,其他單位也都是拍公所的活動,當自己的成果。但這樣的認真努力,是帶給遊客歡樂,還是要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整個會場是提供咖啡知識的地方,但是否有不足的地方,仍需好好檢討。
在農村再生的產業活化中,十二年來首次的華山咖啡節出現,因為不是台灣咖啡節,只能躲在會場的角落,辦著要給店家鍍金的烘焙比賽,一點活化的內涵都沒有,這是社區從以前到現在,跟水保局申請經費,最爛的一次活動,但領導者也還是沾沾自喜。
華山的產業是多元的,咖啡的種植也比不上其他農作的面積,但社區的領導者都是商人,所以所有只想到要如何賺更多的錢,不會看到其他的產業。其實華山因為快速成長,很多店家迷失方向,只想賺一次遊客的錢,沒有永續經營的觀念,很多的店家,服務與用餐品質都不好,所以造成生意低落,但比較優質的店家,還是穩定的成長獲利。
咖啡節辦了那麼久,是讓台灣咖啡風起雲湧的種植,也因為讓盲目種植的農民嚐到苦果,滯銷,生產不夠成本,又讓許多咖啡農因血本無歸而砍伐。前幾年為了改善這些,咖啡節還有提供咖啡小農的資料讓遊客索取,希望能讓小農還有活路,但最近幾年來,因為大陸來搶購跟蟲害的原因,產銷已經不足,價格也提升不少。
我希望未來的咖啡節如果要辦,不是要為店家鍍金,然後可以欺騙消費者,華山生意好的店家,那家會去參加鍍金比賽,現在的華山,大部份都是掛著獎牌,這意義何在,我比賽盼望的是能結合多元的產業,讓地方全方位的發展,農民才是需要被照顧的一群,生意人自有市場機制,不求質與服務的提升,就讓它們自然淘汰。
我不希望為辦活動而辦活動,咖啡自有它迷人的地方,未來是要再精進其內涵,不是只讓遊客來免費體驗,甚至可以以工換宿,去體驗農夫的辛勞,讓更多人懂得好咖啡也是要經過千辛萬苦而來,不是只有來會場,免費的吃喝玩樂,如果永遠只要這樣,那咖啡節也該走入歷史,相信大部份的在地人都會同意,除了少數店家不願意而已。
也盼望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風光下,如果不能突破創新,就該選擇息燈,不要浪費政府的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